产业招商

产业招商

NEWS CENTER

  在建置层面,★★★“岭南★”为广东、广西所代替。明洪武年间,提刑按察司系统下设41个分巡道★,其中广东有三道★★:岭南道★、海南道★、海北道;广西也有三道★★★:桂林苍梧道、左江道和右江道。此外,广东还有各分守道如岭东道、岭西道、岭北道★★、岭南道等。这时候,岭南道已经在广东的范围之内。由此可见,明清以来,★“岭南★”作为建置名称常为广东所用,这也许为在文化层面用岭南代指广东埋下了伏笔。

  根据历史文献和前贤的讨论,在自然地理层面,《岭南文化辞典》把岭南看作是南岭之南。南岭除了大庾岭、骑田岭、都庞岭、萌渚岭、越城岭外,还包括苗儿山★、海洋山、九嶷山★★★、香花岭、 瑶山、九连山等,东起福建★★、江西边界★★,西至从江—宜山★★★,南起上林、桂平、梧州、怀集、龙川,北至零陵—永兴—泰和。

  在建置区划层面,岭南作为建置名称始于唐代。唐贞观元年(627)首置岭南道★,为全国十监察区之一,范围大致包含今广东★★★、广西、海南★、香港、澳门全境,福建★★★、云南以及越南部分地区。永徽之后,以广州★★、桂州★★、容州、邕州★★★、交州(安南)五个都督府(都护府)统管岭南各州,称岭南五管,由广州都护府统摄五管军事,以镇南方。道后来逐渐演化为州以上的地方一级行政区。

  《岭南文化辞典》是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的组织领导和各参与单位以及300多位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,经过近五年时间的编纂得以出版。这是贯彻落实习文化思想的重要举措★★,是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,也是广东省社科研究的一项标志性成果。该辞典的出版发行对推动岭南文化的研究与传播★★★,对于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,对于增强岭南文化自信,在更高水平建设广东文化强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那么★,岭南之南又南到何处呢?是否包括海洋部分?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。从历史上中国对南海的发现、命名、经营、开发、管辖来看,岭南理应包括海洋部分★。唐代徐坚等撰《初学记》云★:“岭南道者★,禹贡扬州之南境。其地皆粤之分,自岭而南至海★★★, 尽其地。”此处所谓海应该包括海南岛等海岛★★★。

  《岭南文化辞典》是一部围绕岭南地区文化所编撰的综合性大型工具书★,共分为19卷,包括地理、历史★、民族民系、宗教、民俗、学术·教育★★★、语言文字★★、文学、艺术、新闻出版★★★、科技、建筑、饮食、中医药、武术、对外贸易、华侨·侨乡、海洋文化、人物。

  在自然地理层面,岭南在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中已见使用:★★★“领南★★★、沙北固往往出盐★★。★★”其中的“领南”即“岭南★★★”,这是岭南作为地域名称较早的记载。但是岭南的范围并不清晰。

  屈大均的看法也是包括海的。《广东新语》卷十一说:“广东之地,天下尝以岭海兼称之。今言岭则遗海矣,言海则遗岭矣。”他认为广东这个地方不能只谈岭而不谈海或者只谈海不谈岭,在自然地理层面称岭南实际上不合适,故称其为广东★。从他的这个观点来看★★★,岭南应该包括海★★★。至于南到海的何处★★★,历朝历代的活动范围、管辖范围则有不同★★。

  南宋赵汝适《诸蕃志》记载了唐代对南海诸岛的管辖情况:唐贞观元年(627),将海南“析为崖★★★、儋、振三州,隶岭南道……贞元五年★★★,以琼为督府,今因之……至吉阳,乃海之极★,亡复陆涂。外有洲,曰乌里★★,曰苏吉浪。南对占城,西望真腊,东则千里长沙,万里石床”。南宋王象之《舆地纪胜》对吉阳的建置以及“千里长沙★,万里石床★★★”等南海岛礁的情形也有记录。

  在文化认同层面,明清以来★★,一方面是岭南文化高度融入中华文化,岭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进一步强化;另一方面由于岭南经济、文化等方面实力的提升,岭南区域文化的自我意识★、自我认同也进一步提升。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★★★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  从这个意义来讲,岭南包括了岭东★★★、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,因此辞典不仅在地理卷收录了南海的岛屿,并且单独列有海洋文化一卷。

  由于广东处于岭南的中心位置,且经济文化地位显著提升,与周边地区形成了 较明显的差异,其本土意识更加强烈并常常用岭南来进行自我标识,出现了用岭南专指广东的文化现象★★★。明代张邦翼编《岭南文献》,集采粤中前哲之诗、文,就是用岭南代指广东。

  清代屈大均在《广东新语》中考察了前人的各种说法,认为★:“大抵五岭不一,五岭之外★★,其高而横绝南北者皆五岭不可得而名也。★”这可以看作是用五岭代指南岭★★★,所谓岭南也就是南岭之南★。

  咸通三年(862),为加强岭南西部和安南统治,分岭南道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★★。东道治广州,西道治邕州★。宋平南汉之后,岭南统称广南★★★、广南路或岭南路。北宋至道三年(997),定全国为十五路(后有增加),将岭南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,简称广东、广西,两广得名始于此★。

  清至民国,用岭南代指广东更加普遍★。黄登编《岭南五朝诗选》,陈兰芝编《岭南风雅》,刘彬华编《岭南群雅》★★★,曾纲堂★★、陈枫垣编《岭南鼓吹》,何藻翔编《岭南诗存》,黄文宽编《岭南小雅集》★,所选皆为广东人诗作★★★,书名都是用岭南代指广东。

  从历史文献来看★★,岭多指五岭。具体指哪五岭★★★,则说法不一。东晋裴渊《广州记》认为“五岭★★”就是 大庾、始安、临贺★★★、揭阳、桂阳五座山岭。南朝宋邓德明《南康记》则认为是大庾岭、桂阳骑田岭、九真都庞岭、临贺萌渚岭、始安越城岭。也有人认为五岭是指五条路径,如宋代周去非《岭外代答》曰★:“自秦世有五岭之说★★★,皆指山名之★★★。考之,乃入岭之途五耳★★,非必山也★★★。自福建之汀★★,入广东之循、梅,一也★;自江西之南安★★,逾大庾入南雄,二也;自湖南之郴入连,三也;自道入广西之贺★★★,四也★★★;自全入静江★★★,五也★。乃若漳、潮一路,非古入岭之驿★★,不当备五岭之数★★。桂林城北二里,有一丘,高数尺,植碑其上曰‘桂岭’。及访其实,乃贺州实有桂岭县,正为入岭之驿。全★、桂之间,皆是平陆★,初无所谓岭者,正秦汉用师南越所由之道。桂岭当在临贺,而全、 桂之间,实五岭之一途也。★★”

  在日常语言层面★★★,岭南一般泛指山岭的南面★★,并非专指哪一座山的南面或者某个特定的区域。五岭之南★★、南岭之南可称岭南,秦岭以南也可称岭南。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岭南的地名,也有一些北方的机构用岭南来命名。